对于从小生长在平原的我们来说,初上高原,充满了好奇与不安。带着对自我的挑战,8月12日,我们从深圳出发。
离开喧嚣的城市,走进清澈的高原,一路感受高山、峡谷、大江、河流、雪山、草甸、冰川、湖泊给我们带来的一次次视觉的冲击和对大自然美的感叹。
川藏公路(318国道)因沿线自然景观丰富,民族风情浓郁而被称为“中国人的景观大道”,很荣幸,在公司的组织下,我们也踏上了这条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。
藏区,有人说是天堂,有人说是世外挑源,也有人说那是一方净土是一生必去的地方!让我们一起向梦中的圣地出发吧!夏季开车走川藏线,山下开空调,山顶穿棉袄,一天过四季。川藏线每一段的景色都不相同,既有高山峡谷、雪山湖泊,又有辽阔草原、茂密森林,而且很多漂亮的风景就在公路边上,根本不用买门票,随手一拍都是一幅美景。
西藏的天是那么蓝。蓝得让你感觉到它的高深莫测,蓝得让你感觉到它的平易近人。没有语言能形容它的色质,沉静的、纯粹的蓝,犹如宝石,犹如碧玉。置身这种蓝的温情中,心就如婴孩一样,享受着母爱,享受着呵护,享受着梦。也许一朵云的映衬,会让你觉出蓝的深邃;也许一座山峰的突兀,会让你觉出蓝的幽谧;也许一阵雪雨的骤然而至,会让你觉出蓝的变幻;蓝是那么宁静,那么深沉。
西藏的山是神秘而圣洁的。高原托起的探入蓝天的长剑,很少让人目睹到雪山的容颜。轻薄的云雾是它们的面纱,浓厚的云雾是它们的裙裾。白天黑夜,它们从不露出面孔,保持着神秘莫测。它们的威严与温和,它们的雄壮与秀丽,它们的宏伟与端庄,它们的冷酷与多情,构成了雪峰变幻多姿的神态,。雪是它们头顶的桂冠,云是它们头顶的花环。我不禁想,这也许是天与地的沟通方式。蓝天拥抱着雪峰,雪峰支撑着蓝天,在云雾缭绕之中,天与地的信息交流,就在亲密的相拥中传递完成。
西藏的湖是那么清。清得让你看见纳入它怀中的一切,牧场牛羊、云影天光,甚至灵魂。到处是雪融化形成的溪流,到处是江河的源头。在纳木措,你不敢想象,这就是青藏高原。咸咸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,水天相接,轻轻的波浪推动着细细的绵沙,拍打着砾岸,亲切如亲人的爱抚。只有那冰凉的湖水会让你觉出这不是海的梦景。纳木措是世界海拔最高、中国面积第二大的咸水湖,念青唐古拉山是她的伴旅,与她终生相守。据当地藏族同胞讲,纳木措湖水具有神奇的魔力,若用湖水洗脸洗手,可使皮肤润泽、面容清秀。远处的卡若拉山,在云雾间与她默默相望。站在峰头向下望去,纳木措宛然熟睡的少女,静卧于翠碧的山野之中,山峦倒影,云影飞翅,清晰可见。
雪山、碧水、白云、蓝天,青草、牧场、牛羊、炊烟,这和谐的画卷,真是难以用语言描绘。在蓝天与湖水之间,雪峰和白云、飞鸟和神鹰就成了多情的女子。它们一会儿在天上,一会儿在水中,游弋于水天之间,无法选择自己的方向、归宿。它们这样游移不定,只是为得到两份情,两份缘。在雪山与湖水之间,牧场和青草、牛羊和炊烟点缀了高原勃勃的生机,它们随着季节,往复变幻,回还迁徙,细小的花展示的是生生不息。雪山滋润着湖水,湖水拥抱着蓝天,蓝天呵护着草场,草场养育着牛羊……谁不会为这天成的和谐与美陶醉?
西藏的人是那么虔诚。在西藏,我才知道信仰对于一个人,一个民族是多么重要。那些几十里、几百里叩着长头,去布达拉宫朝觐的人总是让我崇敬,他们的意志、毅力、信心、决心、行动让我感到吃惊。我相信,在云的深处,在我们的头顶,在天上,在我们的心中,佛的光芒展示了呼唤、昭示与力量。那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的转经筒,那刻满箴言的玛尼堆,那迎风猎猎的五彩经幡,那圣洁的白塔,那能给予人幸福与吉祥的真言“唵嘛呢叭咪吽”,就以一种莫名的形式,放射着光芒,潜入我的意识,我的灵魂。
在大昭寺,很多人在那儿朝拜,有个女孩儿随着她母亲也加入行列。孩子只有五、六岁,她还没有学会叩拜姿势,当她匍匐在地伸展双臂向前合掌时,由于重心不稳往左边滚倒了,但她的双臂仍然伸的那么直,那么努力向前。年轻女人微笑着,并没有责备,只是用眼神鼓励孩子重新去完成自己的动作。我疑心,孩子只是在玩,但从女人坚定的目光中,我知道,孩子并不是玩,她是真正在接受长辈传递的民族精神,她要学会的是灵魂中对于佛的信仰与供奉。
在西藏,最让我感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。他们对这片土地倍加呵护,是对自然索取最少的民族。他们对自己的家园给予了神圣维护,神山圣水,在西藏人的心中,那是不可亵渎,至高无上的。因为他们知道,脆弱的生态是经不起一点不敬的。他们自由地生活,没有欲望,心灵是那么纯洁与平静,他们终生祈祷,寻求生活的安康、吉祥、幸福,他们在今生付出了爱与仁慈,在来世寄托了缘与梦想,他们执着地追求,追求佛光普照的世界,追求天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