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行政人事管理工作中,招聘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应聘者,当问及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原公司时,得到最多的答案是:寻求好的发展和一份稳定的工作。我在想,其实在他们心中,是以有一份收入稳定而又能一展所长的工作为目标,这或许就是在职场中寻求幸福。
提及幸福,不尤想起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调查节目“幸福是什么?”。当采访到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时,莫言却回答说“我不知道,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”。这是因为,在他看来,“幸福”就是什么都不想,一切都放下,身体健康,精神没有什么压力。“我现在压力很大,忧虑重重,能幸福么?”莫言说,“我要说不幸福,那也太装了吧。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?”
其实莫言只是我们千千万万个中的缩影,作为国人,许许多多都不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。求职者们要找份稳定收入的工作作为追求,是无可非议。然而,幸福不等于财富。如今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了,但很多的人感觉还不如以前幸福,这是为什么呢?在职场中,人们忙忙碌碌,为寻找自己的幸福,为攒取更多的钱财,那是否更多的财富就等于幸福呢?
其实不然,以中层管理人员为例,上班的时候,上面有领导,下面有职员;晚上回到家,上有老,下有小,个人身上的担子显得尤其沉重,压力固然是来自方方面面。被称为“史上最长黄金周”的2012年中秋、国庆假期刚过,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“雷格斯”就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: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,位列全球第一。压力之大,由此可见一斑。这就与莫言的情况是一样的,不见得都感觉幸福。
其实,幸福是种感受,而财富的增长只能满足外在的和感官的需求,而物质的增长与幸福感的增长并不一定成正比,幸福更多来源于我们的内心世界。工作中,压力比较多的来自于领导上级和同事之间,领导的要求要及时执行,而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又不能得到及时的采纳时,往往会出现争吵或者思想波动。作为中层管理人员,既要为公司着想,又要掌握下层的思想动态要,平衡方方面面。忙起来的时候,压力又无处释放,处理不好,既影响自己的心情又影响到同事、甚至家人。 实际上,世上没有过不去的事情,只有过不去的心情。很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过不去,是因为我们心里放不下,大部分人只在乎事情本身并沉迷于事情带来的不愉快的心情。压力增加的时候,能把压力转换成动力,在困境中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,才能得到别人高度的赞赏,也才能换取自己满足的职场幸福,这需要我们转换看待事情的角度。
有这么一个故事: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,问那里的石匠在干什么?三个石匠有三种不同的回答。
第一个石匠回答:“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,混口饭吃。”
第二个石匠回答:“我在做很棒的石匠工作。”
第三个石匠回答:“我正在盖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。”
这三个石匠,虽然做着同样的工作,但是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却完全不同。同样的工作在某人看来只是为了生存,为了养家糊口,而在另一个人看来,却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。是的,有时时间长了,我们都忘了我们本来所需要的是什么,更感受不到职业所带来的幸福。美国成功学学者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,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!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,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。”所以,认识自己需要什么,调整好我们的心态非常重要,一个人面对事情所持的心态往往决定他一生的命运。
所以,当你抱怨公司领导不接纳你意见,当你认为和领导无法沟通,当你和领导大声理论的时候,我们是否想过,我们要的是什么?需要什么样的结局?如果你通过琢磨对方观点中的漏洞,把对方驳倒了。那么,如果对方驳倒了你某个观点,你就会提出新的论据来反驳。最终,当争论结束时,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从一开始就是对的,而且这种感觉比当初更加强烈。争论的唯一结果是,每个人的立场都被强化了,这与当初想通过争论达成共识的意图恰恰相反。在任何时候和地点与任何人不理智地争辩,结果是双方注定要失败的,不仅浪费时间,还会搞坏人际关系。我认为,职场里的人员,都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领导优点的眼睛;尊敬上级的同时,也必会得到上级的尊重;不在意上级的不足,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,问题都解决了,项目也完成了,幸福感也就产生了。
“世界上没有快乐的地方,只有快乐的人”。这句话正好说明了好心态远比环境重要。这与净慧长老说的,“用微笑来面对世界和人生,我们就会有幸福”。是同样的道理。前些天参加了深中的同学聚会,说到了“荣超”,很多同学都非常熟悉和赞扬,证明了公司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。或许求职者在追求的幸福,早就在我们自己的眼皮底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