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读小学的时候,就听说大理了,因为《还珠格格》里的哥哥姐姐们想方设法逃离皇宫这样的好地方私奔去大理,我对大理的热情向往始于此。
旅途的第一站——大理古城。拖着行李箱踏入古城门那一瞬间,我便知道自己会情不自禁爱上这座古城。街头巷尾都弥漫着一股静谧的气息,从人民路的上段走到下段,会发现很多白族餐馆,地道的食物罗列在门前,翠绿的鲜蔬让人垂涎三尺。由于这里的四季如春,鲜花盛放,人们把花朵作为食材,做出各式美食,如鲜花煎蛋、鲜花饼等,味道独特,据称还有养颜美容的功效。走过大街小巷,用心的人不难发现这里有一种文化——“摆摊文化”。很多年轻人把自己在各地旅途中收罗的纪念品拿出来卖,你可以过去了解,每件物品都有一个故事;有部分人DIY饰品,融入自己的想法,做出精美的饰品,等候与它共鸣的主人把它带回家;还有部分物品摆在路边摊,你会看见旁边有个小箱子写着“自助投币”,却不见卖家,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对人的信任,相信古城的人们都很淳朴。夜幕降临,灯火亮起,古城换上新装,活跃地像一只小精灵。约上三五旅伴到酒吧小酌一杯,点上一盘烤鱼,聊聊旅途中发生的趣事,很是惬意。
旅途的第二站——喜洲。这座小镇东临洱海、西枕苍山,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大片大片的稻田中。这里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白族居民建筑群落,走入小镇,你得放慢脚步,感受白族人安静简朴的生活气息。当地的马车师傅赶着马,带我们走了一段路,他告诉我:“生活再苦也要每天过得开心。”看着他黑黝黝的脸盘,在阳光的照映下,闪烁光辉。傍晚时分,看到一群穿着蓝色民族服饰的妇女,背着箩筐,欢声笑语地往家里走,他们的生活简单却幸福。
旅途的第三站——双廊。有人说双廊很美,有人说双廊很破,我想亲身去体验一下。抵达双廊,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,滴落在洱海上,泛起涟漪,如同羞涩的少女。双廊也有一种文化——“客栈文化”,临近洱海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,面海而建的客栈有太多,且大多数开放供游客参观,找个空闲的下午,你可以参观“客栈文化”。在洱海边,一本书、一杯茶、一部相机,使人身心慵懒自得,赖在软绵绵的沙发里,那一刻,你会发现原来时间是可以用来浪费的。
双廊的美岂止“客栈文化”,更吸引我的是环海路骑车游,这一路的美景让人惊叹,不枉此行!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,波光粼粼的洱海飘着碧绿的浮萍,路边的骡子在温和地吃着小草,渔民在忙忙碌碌地出海打鱼,小鱼小虾晒在路旁,感受独特的渔村风情。
不要轻易去大理,风花雪月会把你的心留住,一发不可收拾。“下关风、上关花、苍山雪、洱海月”——让你有足够的理由再去大理。